春天的脚步虽然轻盈,但冬日的寒意仍未完全退去。随着新学期的开始,孩子们不仅要适应新环境,还要面对感冒高发期的挑战。有人可能会想:“孩子感冒了,给他们吃点药不就好了?”但是,药物治疗并非万能,不当使用反而可能适得其反。专家建议,在孩子感冒时,家长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判断是否需要用药,并且绝不能盲目或滥用感冒药。
1. 轻微感冒不必急于用药
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儿科呼吸专家檀卫平医生指出,一些家长对孩子轻微感冒的反应过于紧张。孩子一旦出现轻微的鼻涕或咳嗽,家长便急忙带他们去医院,希望医生能开药立刻止住感冒的症状。然而,这种过度反应不仅没有必要,还可能因为在医院的交叉感染,使得原本轻微的感冒加重。
那么,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呢?医生给出了明确的建议:如果孩子在感冒的头1-2天内没有发烧,精神状态良好,饮食和排泄正常,只是有些流鼻涕、鼻塞或喉咙痛,就不必急于求医。只需保证充足的休息,多喝水,保持饮食清淡,大部分孩子都能自行康复。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.5℃,家长可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,如泰诺、美林、百服宁等。但如果孩子高烧不退,精神状态不佳,食欲下降,那么就应该及时就医。檀卫平医生提醒,即使是普通感冒,治疗也需要时间,药物不可能立即见效,家长需要耐心等待。
2. 避免家长自行重复用药
檀卫平医生还提醒,随意购买和使用感冒药是另一个常见的误区。一些家长认为感冒药没有什么副作用,为了快速缓解孩子的不适,会在药店购买多种药物,如果一种药物效果不佳,就尝试另一种,甚至将不同药物混合使用。他们可能不知道,即使是感冒药,也有其副作用,而且不同品牌的感冒药可能含有相同的成分,混合使用可能导致剂量过量。中成药类的感冒药通常以清热解表为主,如果孩子本身体质偏寒,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专家强调,市场上的许多感冒药都是复合制剂,包括退热、止咳和抗过敏成分,不建议家长自行给2岁以下的孩子使用。对于抗生素的使用,更应谨慎。因为大约90%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,而抗生素只针对细菌感染,滥用抗生素不仅对感冒无效,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,甚至出现超级细菌,破坏儿童体内的正常菌群,从而降低孩子的免疫力。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和检验报告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,例如,如果孩子出现寒战高热、扁桃腺化脓,这通常是细菌感染的迹象,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、C反应蛋白升高也是细菌感染的特征。
3. 预防: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?
檀卫平医生还指出,家长有时会误将孩子的鼻塞和打喷嚏当作感冒的症状,但即使服用了大量感冒药,症状也没有改善。这种情况值得警惕,因为孩子可能并非患有感冒,而是过敏性鼻炎。错误的用药不仅无法治疗过敏性鼻炎,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通常情况下,小儿过敏性鼻炎和普通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,包括鼻塞、流涕、咳嗽和打喷嚏。但过敏性鼻炎多在季节变换时期发作,通常由天气变化、食物、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引起,一般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,并且往往有家族史。如果将过敏性鼻炎误诊为感冒进行治疗,不仅会延误正确的治疗,还可能因为药物副作用对身体造成伤害。檀卫平医生提醒,如果孩子出现频繁打喷嚏、流清鼻涕等鼻部症状,家长应考虑是否有过敏性鼻炎的家族史,特别注意孩子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,并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,切勿仅凭症状用药。